在寧陵縣孔集鄉王橋村,有這樣一位“第一書記”,村莊環境臟亂差,他帶領黨員志愿者連續奮戰,兩個月內讓其煥然一新;群眾找不到公共廁所,他與村兩委攻堅克難完善設施……解民情、傳民意、保民生,他就是寧陵縣公安局孔集派出所副所長王政。
2021年9月,王政被選派到孔集鄉王橋村擔任“第一書記”。駐村以來,他始終將“為民服務”的初心貫穿日常。在一步一個腳印中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信任,被群眾稱為“干實事書記”。 初到王橋,王政發現該村僅有三間舊村室,廁所和廚房臟得無法下腳,村委班子思想渙散。而且在走訪群眾中,有些群眾甚至當著他的面潑冷水。“又來了一個第一書記,啥事干不成,就是掛個名,走個過場。”王政聽在耳里,疼在心里,這是一個基層不作為的干部傷了村民的心呀!他暗暗下定決心,在村里干出個樣來讓村民看看。 人心齊,泰山移。王政召開村委班子會議,說出自己想干一番事業的想法。村干部王從軒聽后倍加鼓舞,表示要全力支持。王政隨后向王橋村在外工作人員發出倡議書,積極號召他們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。在外工作人員聽說這一情況,都紛紛表示支持,有錢出資,有力出力。 3個月后,一座建筑面積300平米的標準化村室在昔日的荒地廢地上拔地而起,公廁、衛生間一應俱全。
村室建好了,但村室周圍需要美化、亮化、綠化。村民們看到這個穿警服的第一書記真想干事,紛紛捐出自家的老石磙、石磨和水缸,支持村頭花園建設。 村民由排斥到支持,給了王政莫大的鼓勵。村里有一廢棄的大坑塘,村民當成了垃圾坑。王政決定利用起來,打造成人工湖。一旦有想法,就要付出行動,王政就有這樣一股“拼勁”。王政找來了村民的推土機和挖土機,自籌資金加油,把坑塘里的雜樹去掉,然后把坑塘推成長方形。在“人工湖”四周,平整土地30多畝,并新修了水泥路。 為打造綠化示范村,王政自籌資金購買白蠟樹300多棵、大葉女貞300棵、黃金槐100棵、冬桃60棵,然后親自帶領村干部、村公益崗位挖坑栽樹。
疫情無情人有情。在今年3月份王橋村全員核酸檢測抽樣中,村民被王政實干精神所折服,自覺有序排隊、保持一米距離,配合檢測工作。很多村民在花園里玩耍,紛紛向王政伸出大拇指。 自從今年春節過后的正月初七,王政在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的同時,開始在建設村頭花園。目前,村頭花園已經施工完畢,花園里的梅花、桃花次第開放。村民們看到這么美的花園,紛紛稱贊這個第一書記真是一個實干家。 人都不是鐵打的。3月24日深夜,正在睡覺的王政突然感覺臉上熱乎乎的。起床一看,原來是鼻血流了一身。村干部說,春天風干,王政干起活來很拼命,駐村半年多一天也沒有休息過。
采訪王政時,記者發現他臉上黝黑的膚色和當地農民沒有什么兩樣。他的妻子給他打電話說:“兒子想你了,你都幾個星期沒有回家了”,他這才想起有一個多月沒有回家了??准沙鏊L董輝介紹說,每天6點在所里簽到后,王政就去王橋了,現在成了“王橋人”了。 孔集鄉黨委書記王世強介紹,王政這個第一書記,很想干、很會干、很實干,是寧陵縣第一書記中數一數二的事業型的第一書記。全縣第一書記觀摩活動中,很多第一書記來到王橋村,學習王政的實干精神。 王政,從人民警察到駐村第一書記,他用扎實肯干的工作作風,詮釋了一位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,同時,也為鄉村振興工作奉獻了青春和汗水。 |